上门保养犹如足球赛:上半场上门,下半场保养
来源:中国特许加盟展 发布时间:2015-11-27 阅读量:1154
上门保养的这一年,像极了一场足球赛。上半场里讲故事说情怀:补贴烧钱疯狂铺市场;下半场里收缩反思,纷纷意识到上门保养的重点在保养而不是上门。不过如果不是中场休息里发生的资本遇冷让有人出局,那这种反思可能还会来得更晚一些。
上门保养上半场:狂飙突进讲“上门”
和所有O2O上门服务的出发点一样,上门保养的出发点很美:4S店价格太高、保养价格不透明、小病大修、需要专门开车去4S店、4S店70%以上时间处于闲置、大城市拥堵加剧保养时间成本……
也和大部分O2O上门服务隐而不宣的目的一样,上门保养同样希望成为流量入口,特别是在“买车容易养车难”的痛点刺激下,互联网创业者们认为如果直击痛点,低成本获取用户,再依靠口碑和地推规模化,那切入汽车后市场,尤其是汽车金融领域,那成为巨头笑傲江湖便指日可待。
然而,资本寒冬的到来,给“补贴获客,补贴黏客”的O2O上门服务项目狠狠一击,与车服务相关的洗车和保养更是出现了最坏的情况:出局。不出名的云洗车、智富惠、嘀嗒洗车、车8上门洗车,曾在创投和补贴方面轰轰烈烈的功夫洗车和E洗车等,均遭致命一击。
在拿了平安创投2000万美元融资的E洗车被列上O2O死亡名单时,新浪科技曾就此事采访了以“不补贴”自我标榜的e保养,其创始人高峰说了两点:1)在别人补贴和铺城市的时候有过动摇,但始终觉得这种业务逻辑不成立。上门保养不是一个边际成本趋向于0的概念,有店、有员工、有费用,这决定了价格战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无法靠价格和城市拓展来驱动;2)网络效应很难发生。北京干得好不意味着上海干得好,它不像微博是一个统一的平台,效率取决于有没有真的把核心城市的服务做好做透。
归结起来,高峰认为,上门保养是一个真需求,从情怀从生意上来说都是可行的,但只是保养的渠道之一,对线下店的补充而非替代。
上门保养下半场:回归保养本身
事实上,虽没明确表态,但曾以“1元或者免费保养”知名的博湃养车不但停止了烧钱砸市场行为,还悄然停掉了5个城市的服务。
停止烧钱,深挖价值是资本寒冬来临后的行业共识,在5家上门保养联合签署的《汽车上门保养行业服务公约》中,弼马温、e保养、卡拉丁、摩卡爱车、携车网5家上门保养企业表示将对所提供的配件提供真品,服务透明化和车辆维修档案可追溯等方面做出保证。
除此之外,差异化路线也随之展开。
轮胎销售起家的途虎养车表示主要走B2C电商模式,主要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门店的方式提供服务:用户下单后,会将订单自动分配到离用户最近的修理厂,而途虎负责提供物流服务,将汽车配件或保养用品配送至门店,当面拆包服务。
e保养则选择将核心体验控制掌握在自己手中,目前,两家直营店正在北京悄然推出,而按照计划,未来会完成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覆盖的4家。创始人高峰表示:“不在乎上门不上门的标签,如果要扎实把上门保养这个服务做好,还得自建直营店,毕竟有些问题不是上门就能完全解决的。而线上的优势是流量分发,理想的情况下,我们未来希望把判断到店还是上门这个责任揽过来,客户发出需求后,e保养可以根据档案信息做出相关判断给其提供建议。”
此外,差异化探索上,e保养还推出了金融产品“养车钱包”,区别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高峰更多希望养车钱包解决养车用户获取成本高和忠诚度差的问题。据创始人高峰解释,养车钱包的目的是希望获取更多的用户,也希望通过理财养车把用户留住,更多还是基于养车业务的向上延伸。目前,养车钱包的最新收益率是8%-9%.
实际上,如果从传统养车方面来对比,围绕养车的理财产品更多是对办卡式捆绑消费的变革,不同的是,线下店办卡捆绑客户在店的模式,不仅在养车领域,几乎在所有领域都遭受到了用户反感。
不过,对于上门养车领域而言,真正值得思考的还在于经历资本寒冬后的转变。寒冬前,创业项目们更多盯紧“上门”概念,情怀满满地要让服务更加便捷;资本寒冬来临,让“情怀和生意”的命题更加直白深刻,纵然再温暖的情怀,终究还是要回到生意的本质上来。
在生意层面,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汽车养护市场的规模仅为835.5亿元,但2014年规模超过4000亿元,而预计到2015年年底将突破5400亿元。而来自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则显示,中国目前有2.64亿汽车保有量、2.5亿汽车用户、1.9亿移动端汽车服务应用用户,以及1万亿元的汽车O2O(线上到线下)市场规模。
毫无疑问,下半场才刚开始,球赛还没结束,汽车养护市场这块大蛋糕还会迎来更加激烈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