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百货:优化供应链 赢得消费者与供应商的双重信任
来源:中国特许加盟展 发布时间:2025-03-25 阅读量:1937
3月7日,在“CCFA新消费论坛——2025中国超市商品采购年会”上,香江百货总经理助理罗霄带来题为《优化供应链效果及经验分享》的演讲。演讲内容如下:
各位嘉宾,大家好:
香江百货成立于1995年,隶属于王一实业集团,企业坐落于美丽的湖南衡阳。作为一家区域零售企业,香江百货目前在衡阳本土拥有4家购物中心、13家经营面积3千平米以上的生活超市以及11家社区生活馆,员工近4000多人,年销售额约20多亿。近年来,虽然受市场大环境影响行业有开店与闭店并存现象,但香江百货总体店数规模与销售额保持稳定增长。
一 现有供应商合作模式的调整
香江百货于2024年5月进行了供应链合作模式的调整,其中最为关键的调改是商品价格的调整。
我们将原有的供应商费用模式转变为裸价模式合作。在调整过程中,我们与本地主力品牌供应商进行了深入交流沟通,核算了品牌商品税金、资金占用、物流费用、售后服务以及运营成本等各项因素,最终确定从出厂价到供货价的合理加价率模式。在结款方式上,我们调整为两种结款方式:一是购销月结;二是实销实结,供应商的结款周期调整到30天之内结算完毕。
价格调改工作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公司高层做出决策后,采购部门负责制定部门价格调改推进表,明确各时间段的工作任务,包括商品资料整理、商品优化以及供应商谈判等。二是全方位、全业态对全国各地零售商,批发市场进行询价和市场调查工作。三是约谈品牌供应商,对价格调改政策的落实。四是有序进行价格调整,协助供应商做好促销员的安置工作。在减少促销员的同时转换部分品牌供应商人员为理货员,在规定时间段合理到门店进行理货工作。
价格调改后,如何进行后续的价格监控很重要。我们建立了线上和线下的价格市调机制。线下市调主要针对竞争店、夫妻店以及零食店进行调查,同时考虑到湖南区域的折扣店、零食店等多种业态,我们对各个品类进行定期市调,流量商品则每周调查一次;常规商品在线上市调方面,参考淘宝、天猫和京东三大平台的价格体系对标线上价格。自去年5月价格调改以来,我们定期与供应商召开恳谈会,每月进行复盘分享品类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增强供应商对价格调改后的销售信心。
在差异化商品供应链方面,我们重新定义了差异化商品。过去,采购部门将进口商品视为差异化商品,但近年来通过不断验证和调整,我们对差异化商品有了新的认识。差异化商品以应季类商品,趋势性品类,当地唯一性品类,以及门店对商品的展示力的体现等方面。
在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进口贸易商合作过程中,我们发现集中差异化商品供应链既有优点也有弱点。优点包括降低成本、减少运输和仓储费用、提高效率、简化采购流程、提升商品品质等;弱点则在于灵活性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供应链风险集中,依赖单一供应链可能导致缺货等问题。
在供应链评估和拓宽渠道方面,我们对不能与公司经营理念同步的供应商进行了优化。二是拓展商品盈利的渠道,我们建立备选供应链,实现采购进价的最低价。三是收集国内各大采购集合地市场,多渠道询价,灵活采购方式。
二、调改价格实操方法和逻辑
在2024年进行价格调改过程中,有两项关键数据可以给大家作为参考。
首先,取消费用方面包括:后台费用、商品进场费、商品条码费以及各类产品管理费用。去年在价格调改过程中,公司后台费用减少了几千万元。其次,取消了约700名促销员。按照行业标准,人均成本最低为5万元全年,这意味着仅此一项人力成本约4000多万元压力。综合来看,去年公司通过价格调改减少了近1亿元的费用。这种价格调改的压力前所未有的大。
然而,价格调改并非简单地将零售价格降至最低,这不符合采购管理和公司运营的逻辑,也存在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进行外部市场调查的同时,内部也对每个供应商进行了详细评估和费用演算,对供应商的全年销售金额、销售成本、毛利率、结款金额、费用比及单品促销等费用进行反复核算。最终,经过价格调改,食品类商品平均零售价下调20%,日化类商品的零售价格下调35%,家用家纺类商品零售价格下调25%。
此外,我们还每月复盘商品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的变化,并与供应商加强分享。
通过商品价格调改,虽然企业减少了费用收入,但我们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物美价廉的口碑,让利于消费者,实现了采购与运营的平衡。
三、商品优化工作
我们始终围绕核心目标顾客开展价格调改工作,香江百货对顾客的画像是30-50岁家庭年收入15至20万元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的女性顾客。我们通过消费者调查,紧密围绕这批忠实顾客的需求来商品选品。明确目标客户有助于保持工作团队效率的一致性,无论是运营还是采购,我们都围绕目标顾客不断做好服务。
在商品优化方面,我们深知品类界定的重要性,转身层和替换层是消费者决策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有助于零售企业晰地认识到消费者需求和喜好。
采购人员需要从顾客的需求角度出发,不断优化和调整商品。商品优化管理是公司每年的系统性工作。公司每年在3月和10月进行两次大规模的商品优化工作讨论。
市场调查是企业了解消费者的关键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两个常见问题:一种是因为门店经营习惯而忽视并遗漏了顾客真正的需求;另一种由于采购职业的认真偏差创造出虚假的顾客需求。我们不要依赖个人认知判断产品的好坏,而应通过消费者反馈来检验采购选品是否正确。
在供应商支持方面,我们注重精简品牌内的单品,以流量单品为主。目前,公司1万平方以上的卖场单品数量大约为1.2万个(不含生鲜)。与山姆会员店、开市客等会员店相比,中国零售标超店的重复单品还是太多,品类仍显的不丰富,因此我们的供应链优化之路还很漫长。
供应商比零售商更清晰品类成长的愿景,我们清晰自身并非供应商的唯一选择。采购方不应自视为甲方买手占有主动权,而应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机会。还有供应商的等级划分,我们需要清晰供应商与我们的合作模式,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还是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是体整合作关系。
四、自有品牌及地方特产
在供应链优化过程中,自有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香江百货对自有品牌的定位是“高品、平价和环保”。自有品牌的发展需要以品质为首要考量,其次是以企业品牌做背书,不断提升自有品牌的品位。
口碑是硬道理。公司首先会将自有品牌产品作为员工福利发放,让几千名员工进行测评,他们也可以成为自有品牌的推荐官,这是自有品牌推广的第一步。其次,自有品牌商品的消费者复购率较高,甚至有本地人在外乡要求邮寄。此外,政府团购也优先选择我们的自有品牌产品,如油、米、干货、饮料等。在行业交流中,我们也会将优质的自有品牌供应商推荐给同行作为资源共享。
在供应链的选择方面,自有品牌工厂的考察,厂家的实力和企业价值都至关重要。在香江百货的卖场中,自有品牌的所有地堆和端架商品都明确标注“香江自己的品牌”。2025年,香江计划开发14个大类的自有品牌产品,也欢迎广大厂商能够深度进行交流和合作。
供应链渠道的地方特产开发。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在节气时购买地方特产。因此,加强地方特产商品的开发,引进符合消费文化的特产,打造特产品牌,是提升顾客认知度和增加黏性的有效方法。我们这几年不断将湖南各市县的特产引入卖场,如长沙的黑豆腐、老八区的腊肉、龙须酥等。同时,衡阳本地的特色产品,如黄花菜、台源莲子、大三湘茶油等也将全面展示。借助本地政府2024年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周末不忙,来趟衡阳”的主题宣传,着力和推动湖南衡阳特产在香江的卖场销售额的提升。
五、食品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
在供应链调改过程中,无论是价格调改、供应商考核,还是自有品牌和地方特产的开发,食品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
首先,我们对本地生鲜加工供应商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做到市内生鲜加工品供应商全覆盖检查,另意向引进供应商,在引入前也进行相关检查。检查内容涉及供应商加工现场环境、原材料及成品质量、供应商资质、质检票证留存、人员作业情况等。我们会对每次检查情况进行表格记录、现场拍照,并予以存档,业务部根据检查情况要求供应商及时整改和进行相应处理。此外,我们要求所有市内生鲜供应商按照公司要求安装监控设备,以便实时查看供应商的操作情况。监控内容不涉及供应商的秘方,但可确保品质监控、加工环境和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二是加强生鲜商品农残检测。自2020年7月起,香江百货与国内专业检测机构——杭州南开日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坚持对生鲜类商品进行检测,每年检测批次达8万至9万次,确保批批检测,让老百姓的餐桌放心和安心。
每家企业的基因和发展方向不同,所在的区域环境和客群的购买习惯都不同,企业最清楚自身的实际状况。所有我的发言只是企业自己的实际操作,请大家甄别和参考。香江百货始终坚持做好自己,立足衡阳,辐射湖南,努力成为一家有温度的区域零售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