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人口流入画像:高知、年轻、女性、多元
来源:亿欧网 发布时间:2019-10-16 阅读量:2757
如今,我国都市圈流动人口在历经长期规模快速增长后逐步进入结构调整期,学历和年龄结构的持续优化进一步强化了都市圈的核心竞争力,多元化的人口结构构成都市圈丰富多彩、多元互补的城市形貌,提升了文化创新力和吸引力。
本文通过较长时间跨度的统计数据归纳了都市圈流动人口的变化与趋势,选自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作者陈红艳。
如果说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骨架,那人口便是城市发展的血液,而流动则是城市生命力的所在。流动人口作为宝贵的资源,不但满足了区域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使其经济发展焕发生机与活力。
对于都市圈而言,长期的经济发展红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持续的人口净流入,如今伴随时代变迁,作为都市圈发展不可或缺的“血液”,流动人口又将呈现怎样的新变化、新趋势?
趋势一:教育结构的持续优化
都市圈流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学历的人群规模在不断攀升。
从全国大环境来看,1982-2015年间我国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6年升至9.9年,整体受教育水平显著提升。从都市圈维度来看,对比2012年和2017年上海流动人口的学历构成,发现小学和初中学历的流动人口占比大幅下降,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流动人口比重实现大幅攀升。而对比2000年、2010年和2015年成渝流动人口的学历构成,发现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
由此看来,都市圈流动人口呈现显著的教育结构升级。这一方面是我国公民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伴随大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不同行业对流动人口的岗位技能需求也明显提高。
亿欧智库:2012年和2017年上海流动人口的学历构成(%)
亿欧智库:2000年、2010年和2015年成都和重庆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变化(年)
趋势二:年龄筛选的显著化
都市圈人口流动呈现年轻人口净流入、老年人口净流出的态势,新生代流动人口逐渐替代老一代。
从全国背景来看,新生代流动人口比重不断提升,逐渐成为流动人口中的主力军。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中80后仅为2931万,占流动人口总规模的28.7%,到2015年,80后流动人口已经高达1.5亿,占流动总人口比例也提升至62.2%。从都市圈来看,以东京都市圈为例,1970-2010年间净流入人口中,15-24岁人群是迁入的主力,主要由初中、高中或大学毕业后来此就业的学生群体构成。50岁及以上人群普遍表现出净流出的特征,东京日渐高企的生活成本是主要影响因素,再叠加日本鼓励人口迁出东京的政策效应,使得老年人口普遍开始逃离。
总结来看,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后劲主要靠年轻人,持续“换血”是支撑都市圈高速发展,提升都市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亿欧智库:2000-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中80后人口规模及占比
亿欧智库:1970-2010年东京都市圈分年龄段净迁入人口规模分布
趋势三: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都市圈女性流动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流动人口性别比逐渐趋于平衡。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流动人口性别比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2012年达到峰值112,此后持续下降,2013年-2017年间更是从111下降至107。从都市圈尺度来看,以成都和重庆为例,2010年成都流动人口中女性占比仅为47.1%,2015年这一比例大幅提升,达到55.1%,与此同时,重庆流动人口中女性占比也从2010年的48.9%提升至2015年的49.3%。
究其原因,流动人口性别比之所以开始回落,一方面得益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日益提高,另一方面也与日渐普遍的举家流动或者说家庭化流动趋势有关。
亿欧智库:2011-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的男女性别比变动趋势
趋势四:人口构成的多元化
伴随外国人口规模的增长和少数民族流动参与率的显著提升,都市圈人口的国别和民族构成逐步趋于多元化。
以上海为例,近年来在沪常住外国人口规模不断提升,从2005年的10万增长到2015年的17.8万,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且以工作人口为主。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看,2000年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规模为706万,占总人口比重为6.9%,2015年规模增长到1936万,占总人口比重提升至7.9%。从重庆和成都来看,2000年成都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比为0.8%,2015年这一比重已经提升为2.6%,重庆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少数民族占比从2000年的6.7%提升至2015年的9.2%。
人口构成的日益多元化已经成为都市圈人口发展的常态,这也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普遍现象。
亿欧智库:在沪外国人特征分布情况
亿欧智库:2000、2010和2015年成都和重庆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比(%)
趋势五:流动时间的长期化
近年来,都市圈流动人口“常住”化趋势逐步增强。
从北京来看,2015年北京流动人口中留京时间超过五年的规模占比已经达到45.1%;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对2016年冀豫鲁在京流动人口的数据发现,冀豫鲁在京流动人口超过六成以上都有打算在京长期居住(5年以上)的意愿。从流动人口的在沪时间来看,2003年居住时间半年至不满1年的人群占总数的12.2%,1年至不满5年的占40.2%,5年及以上长期居住的人口占24.4%。到了2015年,上海流动人口留沪时间在五年以上的规模占比已经超过51.6%。
总体来看,居住长期化逐步成为都市圈流动人口的重要特征,而且随着居住时间的不断地延长,这种倾向愈益明显。
亿欧智库:北京迁移人口留京时间人口分布占比
亿欧智库:上海流动人口留沪时间人口分布占比
结语
如今,我国都市圈流动人口在历经长期规模快速增长后逐步进入结构调整期,学历和年龄结构的持续优化进一步强化了都市圈的核心竞争力,多元化的人口结构构成都市圈丰富多彩、多元互补的城市形貌,提升了文化创新力和吸引力。
由是观之,流动人口结构变化是都市圈开放的竞争环境和包容的文化氛围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强化都市圈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推动其成为创新热土与高地的重要因素。
声明:该文章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该文章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