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便利店的春天在哪里?
来源:CCFA 发布时间:2019-12-27 阅读量:3631 标签: 中国特许加盟展
近几年连锁便利店在中国发展迅速,门店总量与市场销售总额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18年全国连锁便利店门店数量达到12万家,同比增长14%,市场规模达到2264亿元,同比增长19%。连锁便利店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消费人群以及消费行为的变化,促使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另一方面,连锁便利店通过供应链配送效率不断加强、后台系统技术持续迭代升级、以及商品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自身具备了快速发展的能力;再加上全国整体政策环境的持续向好,为连锁便利店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为服务区的便利店,无论其特殊的消费场景还是面对的消费者群体都与传统便利店有着较大的区别。但从零售的本质来看,在全国便利店市场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服务区便利店同样有着较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方面的挑战。实际上,服务区便利店的发展要驶上快车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不妨我们先来看看当下新零售背景下,服务区便利店将会有哪些发展机遇,同时会面临哪些挑战?
寻春:发现变化,适应变化
首先来看看在新零售背景下,消费者以及消费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1.消费人群的变化;随着社会80、90后逐渐成为主力消费群体,消费人群的年轻化已成为消费升级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年轻人群效率优先、追求时尚、凸显个性,对于消费有着自身的价值取向。所以消费人群的变化势必会对零售端在商品选择上产生影响。
2.消费行为的升级;目前中国已经逐渐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需求也产生了变化。消费者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所以消费行为的升级也在反向影响生产商。
3.消费体验的升级;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让消费者对于购物体验有了更高的期许。所谓消费的升级并不是价格的升级,更多的还是体验的升级。消费者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对于线下体验也有很高的要求。
迎春:挖掘潜力,激活市场
消费者群体的年轻化以及消费行为、消费体验的升级为服务区便利店的发展设置了一个大的前提。只有在适应的这个大的前提下,服务区便利店才可以谈下一步的发展。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服务区便利店到底有没有市场发展机遇。实际上从全国来看,公路服务区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从一些基本数字上就可以看出。
1.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服务区数量呈线性增长。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3.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公路网密度达49.72公里/百平方公里。预计到“十三五”末,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将基本贯通。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服务区的建设发展。
2.服务区服务的人员规模巨大。
从交通部2017年官方数据获悉,目前全国高速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15.5亿人;私家车客运量为17.5亿人;大型货车通过量为1.9亿辆;预计每年高速公路的客流量将会达到惊人的400亿人次;按照每个人仅贡献10元钱计算,产值是一个高达4000亿的超大市场。
踏春:补齐短板,遇见未来
无论是从基础建设方面,还是从消费需求方面,服务区便利店的发展都有着先天性的优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而对于服务区便利店来讲,要想来上这么一场“东风”实际上并非那么容易。我想凡是有过出行经历的人,对于服务区便利店的印象多数还是停留在价高质低。这与其特有的封闭商圈有一定关系。没有过多的市场竞争,市场监管体系的力度不够等因素导致了服务区便利店自身对商品定价过高,而且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过高的商品价格,以及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使得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普遍较低。
因此,服务区便利店想要突破瓶颈,走出舒适区,还面临着许多方面的考验。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服务区便利店要想驶上发展的快车道还面临的哪些挑战?
首先第一个就是商品力开发能力薄弱。与传统便利店相比,服务区便利店在商品开发上还有着较大的差距。暂且抛开传统便利店的鲜食商品,就拿一些传统的标品作比较,服务区便利店的商品也显得比较单一。所以服务区便利店在丰富商品SKU的同时,做到商品的同城同质同价也是要过的最基本的一道坎。另外,服务区便利店面对的消费者群体特征明显,除了满足即时性的需求以外,开发当地特有的商品也是提升商品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服务区便利店商品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内能实现的。这需要服务区便利店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可以通过与连锁品牌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商品输出,或者通过跨业态资源整合等提高自身商品开发与供给能力。
其次,运营管理能力较低。较为封闭的商圈使得缺乏充分的市场竞争,导致服务区便利店本身缺乏发展动力。门店设计、商品陈列、活动营销等方面的意识比较弱。但是未来要面对不断增加的客流,满足逐渐增大的消费需求,没有一定的运营管理能力是不可能多留住顾客一会儿,增加销售机会的。而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通过系统的培训和督导不断的辅导指正,因此服务区便利店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从各个方面提高运营水平。
做好商品是基础,而提高就需要运营管理来实现。具体可以通过新技术的应用、系统更新迭代提升管理效率;再通过督导定期的培训指导加强营销活动组织与成本管理意识。最终的目的就是落实到每个服务区便利店的执行力上。
再次,服务水平亟待加强。一张温馨的笑脸,一句热情周到的问候一般是顾客进到传统便利店的第一印象。便利店是满足消费者即时性需求,提供及时便捷服务的场所。而服务区便利店的属性同样没有变化,只是面对的消费者群体有所不同而已。顾客不是“回头客”的特点让服务便利店的服务水平普遍不高。所以,服务区便利店更应该从服务的角度出发,提高服务水平,让匆匆行驶在路上的人们感受到一种温馨。
提高服务水平不是一句空话,货架丰满、排面整齐、窗明地净、灯光适宜、热情周到、无微不至每一方面都体现出服务的意识和水平。这些更多的体现在了细节,而服务的细节需要通过不断的、循环的培训才能实现。因此,加强服务的培训与教育是提升服务区便利店服务意识和服务细节的最有效方法。
最后,供应链配送效率的瓶颈。与传统便利店在选址方面可以集中密集型开店从而提升供应链配送效率不同,服务区便利店具有独特的地理性特点。服务区便利店在选址方面只能依托于服务区,而公路服务区之间的距离大都在50公里左右,也就意味着每一家服务区便利店距离的间隔都在50公里左右。这样就对服务区便利店的供应链配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突破服务区便利店供应链效率的瓶颈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当地具备较强供应链能力的连锁品牌便利店企业进行合作来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求具备较强供应链配送能力的专业公司与其合作来解决配送效率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服务区便利店可能在大众心目中的印象分并不高。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其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有限的服务区空间里面蕴含是无限的商机可能。其实,无论传统便利店也好,服务区便利店也罢,其所服务的对象都是消费者。只是在不同消费场景下消费者的特征标签不同而已,一个加班忙碌的职员,一个旅途奔波的司机,有时候可能一个温馨的问候比递到手里的那份商品意义更重要。所以回归零售本质,提供优质的商品与服务,满足旅途中消费者的即时性需求才是服务区便利店最根本的那个“初心”。
声明:该文章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